港府司法复核
❶ 香港免费电视牌照争议事件的大事记
注:此时序表只列出“香港免费电视牌照争议”中的重要事件,并全部事件。 年份 日期 事件 2009年 夏天 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广管局),对“亚视及无线公听会”,会上意见多数针对无线多年来一台独霸免费电视市场,亚视多次更换管理层,令节目欠缺观赏性,不符香港电视观众的口味,收视长期低迷,要求政府增发免费电视广播牌照的声音愈来愈大。 9月21日 香港政府首先决定让一直未有开设自家电视频道的香港电台在未来数年内开设独立免费数码电视频道。 冬天 广管局收到香港市民意见,欢迎收费电视及卫星电视申请加入香港免费电视广播市场。 2010年 年初 广管局收到香港有线电视及城市电讯的申请,now宽带电视表示无意申请免费电视广播牌照。 夏季 广管局发表两台(香港有线电视以及城市电讯)的申请书,香港有线电视于报告中提出免费电视名称为奇妙电视,初期会有两条标清频道,中文台,24个月后开设英文台,日后奇妙电视最多可22条共收费及免费电视。城市电讯则免费提供40条频道,本地自制剧集、娱乐,外国娱乐综艺才用高清和标清频道。 年尾 now宽带电视以香港电视娱乐名义申请免费电视牌照。 2011年 年中 广管局完成审核3个牌照申请,并议决向行政会议呈交发3个免费电视广播牌照的建议。同时,亚视就有关决定提出研司法复核。 夏季 电视行业进入挖角潮,香港电视娱乐和城市电讯均向北上中国大陆电视及台湾电视寻觅人才,且向亚视及无线挖角。 10月 有线宽带表示在2012年7月将会透过奇妙电视转播伦敦奥运赛事,并会尽量安排一些香港人较有兴趣的项目在奇妙电视播放。 12月 城市电讯举行圣诞联欢会,会上有前TVB艺员和现在的TVB艺员。之后TVB封杀姜氏家属艺员(姜大伟女婿曹永廉除外),秦沛、姜丽文、姜文杰、姜大伟于2012年元旦公众假期成为永久不录用艺人,被列入黑名单,并将其地位让予其他资深艺员。 2012年 1月 星岛日报港闻版专访王维基未来四至六年的大计。 2月初 亚洲电视向广管局投诉开发免费电视牌照会削弱竞争力。 2月15日 香港媒体制作获政府发放将军澳工业邨的一块地皮,用作兴建自家的电视制作中心。城市电讯表示,该电视制作中心拥有全亚洲最大1号直播录影室,3个拍剧制作室,1层新闻大楼,有后期制作大楼,比TVB电视城大一倍。将军澳未来或许变成传媒王国城区,拥有多个机构,例如:TVB、城市电讯香港媒体制作、香港电台和壹传媒。 2月24日 城市电讯主席王维基出席将军澳香港媒体制作电视城动土。他表示香港媒体制作电视城预计2013年建成。 3月6日 高等法院驳回亚视反对广管局建议发出新免费电视牌照的司法复核申请。 4月22日 由于免费电视牌照仍未批出,有线电视故宣布无法实现在奇妙电视转播奥运的计划,并表示市民要接收有线电视才能观看奥运。 5月16日 电视广播集团﹙无线)总经理李宝安表示,过去15年香港免费电视广告收入无增长,因此质疑市场狭窄下能否支持新的经营者,有必要时会采取法律行动。 9月4日 有线宽带的股价突然上升逾40%,而电视广播(TVB,511)则一度遭狂插8%兼成交急增,因而令市场传出奇妙电视已获发电视牌照的消息。 10月10日 城市电讯电视部主席王维基接受雅虎娱乐圈访问,了解他博战电视业的经历。 10月17日 王维基到立法会旁听有关三个免费电视牌照审批进度。会后,他批评整件事始作俑者是政府,并促特首梁振英以正常的“香港速度”去发牌。 11月 亚视先后3次于其评论节目《ATV焦点》中讲述增发免费电视牌照的坏处,通讯事务管理局(前身为广管局)先后均投诉表示节目歪曲事实。 11月3日 城市电讯电视部于青衣举行宣传活动“电视奇迹由我创”,并即场播放未发布的电视剧片段。 11月11日 亚洲电视附属组织——亚洲会于政府总部外举行“关注香港未来”集会,反对政府滥发免费电视牌照,亚洲电视全程直播。事后,通讯事务管理局共接获超过4万宗投诉,内容包括歪曲事实、误导大众、节目内容与节目名无关,以及滥用电视频道和偏颇等。 11月12日 多名演艺界及立法会议员联手于各大报章刊登广告,要求政府立即发放免费电视牌照。 11月19日 无线电视趁45周年台庆的大日子,向全体立法会议员致函,要求关注政府在整个审批过程中种种漏洞,并在全港各大报章刊登广告及于《万千星辉贺台庆2012》的节目中播放宣传片,叙述自己的辛酸史,并表明若政府在未经交代、不合理及欠清晰理据下批发新牌,无线最终可能会向政府司法复核。事后《万千星辉贺台庆2012》节目收到28宗投诉。 11月19日 亚视的资讯节目《微播天下》新增了特备环节“维基解密”,以探究王维基的“成魔之谜”。事后,通讯局收到5宗投诉,指亚视滥用大气电波作政治宣传、公器私用攻击对手及失实等。 11月24日 网民曾庆光发起包围亚视行动,最终只有发起人出席。 11月25日 网民曾庆光再发起包围行动,今次的对象是无线,最终只有发起人及另一位网民出席。 12月5日 城市电讯举行“新台命名‧节目试映礼”。它于会上宣布新电视台将命名为香港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简称“香港电视”),并表示“香港电视”已拥有超过500名幕后精英团队,另有约220艺员加盟支持。是次活动是该集团自2012年4月开始节目制作以来,第一个大型活动,得到多位立法会议员、业界知名人士、大企业及业务伙伴的出席支持,两场合共有一千名出席者。 12月31日 亚洲电视推出全新数码电视频道“岁月留声”,希望籍重播80及90年代的人气节目来挽回收视率。但频道开播后却惹来批评,表示该台节目仍是重播、重播再重播。 2013年 1月3日 无线电视入禀高等法院申请司法复核。集团总经理李宝安称并非盲目反对发牌亦无惧竞争,但政府需厘清三个主要问题:香港适合有多少个电视牌照?牌照发给谁?以及何时发出? 2月7日 梁振英会见公民党议员时被问何时发免费电视牌时,他称发牌问题“复杂到不得了”,反映发牌冻过水。之前王维基为了尽快让政府发牌,曾私下用不同渠道欲相约梁振英会面,但都不成功。 3月11日 now新闻指出,免费电视牌照的文件已经在行会讨论,但仍要再作最后确认。它引述消息指,这个问题不可能无限期地拖下去,相信政府短期内会有公布。 3月18日- 20日 一连三日的“香港国际影视展2013”举行,香港电视及无线电视均有参展。香港电视于展内播出多套重头剧的第一集及剧照,剧集质素深受业内人士赞赏;无线电视方面,则安排17部重头剧集列阵造势,播放相关宣传片段之外,亦设有巨型LED荧幕及互动专区,使参观者可体验科技与电视融合的新乐趣。 3月27日 高院开庭审理无线的司法复核许可。无线称政府的顾问高估广告收益,并指通讯局未依法咨询它便作出发牌建议是不合法。通讯局称早于10年已咨询无线,强调局方有责任进行合理咨询,但无责任作全面咨询和解答无线所有质疑,而且该局的建议是意见,对行会无约束力,亦非发牌决定。 5月7日 已被王维基放售之香港宽带宣布,九月起将停播由香港电视制作的新闻台“香港新闻台”。由于香港电视尚未获发免费电视台牌照,换言之新闻台于九月起将无播放平台,因而预料失去约300万元的半年合约。据报道,截止2013年2月,香港电视上半年共亏蚀八百四十八万元,新闻内容牌照费及艺员经理人收入是其主要收入,但王维基强调不会因此等不利消息而裁员。 5月13日 高等法院驳回无线电视要求推翻前广管局增发免费电视牌照建议的司法复核申请,原因是通讯局的建议并非发牌的依据,且行会仍未作最后决定,法庭亦不宜介入。无线电视对于被驳回申请表示非常遗憾,指公司正寻求法律意见,并积极考虑向上诉庭提出上诉;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表示欢迎法庭的裁决。而亚洲电视表示明白及理解无线的行动;香港电视则发出新闻稿,表示既然司法程序已完结,政府便应顺应民意及业界诉求,就发牌作出果断的决定 ;奇妙电视亦欢迎法庭的裁决,并表示两间现有免费电视的持牌机构已经先后采取法律行动,但法庭已指法律行动理据并不成立,希望两家免费电视台不要再作阻挠,让政府可尽快重新启动审批程序 ;香港电视娱乐不作任何评论。 5月14日 有接近政府消息人士指,行政会议曾多次讨论免费电视发牌事宜,并已有倾向性意见。虽然商务及发展局向行政会议建议发出三个免费电视牌照,但行会成员衡量不同意见后,认为免费电视市场若一下子由两个牌照增至五个,会难于承受,因此倾向只增发一两个牌照。至于三个牌照申请者谁可“跑出”,要由商务及发展局进行“选美”,不会由行会作决定。目前政府正处理各种程序,估计会在短时间内作最后决定。 5月20日 无线电视就增发电视牌照的司法复核申请裁决提出上诉。无线指上诉要处理的事情,包括一个重要法律问题,就是当通讯事务管理局,没有作出一个合法的建议前,行政长官与行政会议决定增发免费电视牌照,是否不合法。 5月20日 香港电视网络、奇妙电视、香港电视娱乐接获政府发出之函件。香港政府于信中表明,将于3个申请者选择性发牌,并要求3名申请者,就政府新做法,作出回应陈述,即须解释自己为何应获发牌。 10月15日 奇妙电视、香港电视娱乐获政府发出新免费电视牌照。政府表示按循序渐进原则发牌,不排除日后引入更多竞争者。亚洲电视发声明回应指,对有关决定表示遗憾和反对,不排除采取进一步行动;无线电视发声明指出,再指政府未有交代:香港适合有多少个电视牌照?又指称后再作评论;获发牌的奇妙电视表示希望现有免费电视台不会再以法律行动,阻挠政府落实发放新牌的工作。未获发牌的香港电视网络表示需要时间来了解发牌的详情,当天不会发表评论。 10月16日 有报道表示以免佳艺电视倒闭事件重演,对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及破坏。亦指出目前行业情况,多发一个牌照,应可以吸纳;多发两个牌照,已会变得饱和;多发三个牌照,极可能有电视台倒闭。香港电视网络于今午记者会中显示会进行裁员320名无合约年期的员工。而与香港电视网络无关的李慨侠,针对香港电视网络未获牌之事,本日以全民在野党的名义提出司法复核,要求法院推翻行政会议不发牌给香港电视网络的决定,关要求公开三间申请免费电视牌照的电视台的申请资料,印证政府早前的评估。 10月17日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处理申请时的资料中显示,质疑王维基担任主席的香港电视网络“六年间增加频道数目至三十条”、“可能将频道广播时间出租”、“可能会播放迷信及宗教节目,鼓励间接宣传”,甚至质疑其商业道德,而他表示将于未来数星期内就免费电视牌照问题提出司法复核。 10月19日 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电影灯光协会、香港电影剪辑协会、香港电影制作行政人员协会、香港电影后期专业人员协会发表联合声明,要求政府必须向公众交待发牌与不发牌的理据,以释公众疑虑。 10月20日 有传媒公开声称为“行政会议文件”,指发牌决策与顾问报告有出入。行会今午发声明指均非行会文件,澄清必须严格保密。不过行政会议成员、律政司司长袁国强却证实讨论过文件内容。陈智思重申发牌不会只考虑民意,周梁淑怡推测港视或因“难驾驭”而遭港府拒批,马逢国指,港府应公开决策理据,否则坊间猜测“发酵”,对施政没好处。而本日下午,香港电视网络的员工(包括现任、前任及其家属)及网友以民间开放电视行动的名义分别发起游行,要求政府交待不发牌给香港电视网络的理由,并于当日起以个人名义,按个人意愿留守香港政府总部。其他游行团体以我要公仔箱,不要黑箱作业为题发起游行。 10月21日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言人重申必须遵从保密制度,处理申请的细节无可避免涉及敏感商业资料及商业机密,随便公开可能对申请者造成损害,或会引起法律争议,另外行会认为奇妙电视及香港电视娱乐较香港电视优胜。 10月23日 梁振英强调“不是来者不拒”,行政会议是根据不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一系列准则做出决定。而王维基随后开记者会指他的发言是火上浇油,并决定提出司法复核。梁振英在得知王维基提出司法复核后,表示会在法庭交待理据。 10月28日 早前以“全民在野党”名义申请司法复核的李慨侠,今日撤回申请。而香港电视网络方面表示,因李慨侠已经撤回,政府不应以司法程序作挡箭牌不清楚交待不发牌的理由,并指出政府交待相关于理由,以及更改发牌上限的原因,可以考虑不会提出申请司法复核。 12月20日 香港电视网络召开记者会,宣布以1.422亿元收购中国移动香港旗下的China Mobile Hong Kong Corporation Ltd,计划透过后者的频谱,推出OTT及流动电视服务,于2014年7月1日或前后推出包括一条广东话综合频道与一条24小时新闻频道在内的3至5条频道。记者会上还宣布会分阶段聘回10月遭到解聘的320名员工及会再额外增聘人手,而是次收购并不会妨碍公司对申请免费电视牌照上采取的相关法律行动。 2014年 1月5日 中国移动对中国移动香港与香港电视网络股权交易,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该交易是否符合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规定以及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等。王维基表示调查不会影响如期开台。 1月6日 香港电视网络就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拒绝批准香港电视网络的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申请而提出司法复核许可申请
❷ 港珠澳大桥的重要事件
全长近50公里、工程造价逾700亿港元的港珠澳大桥,被一位家住香港东涌的66岁老太,通过法律途径挡住建设步伐,原计划2016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或许无法如期完工。
香港东涌66岁的老太朱绮华认为港珠澳大桥工程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因而是不合理也是不合法的。于2010年通过申请法律援助入禀香港高等法院,就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申请司法复核,要求推翻环保署2009年10月通过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段及香港接线段的两份环评报告。朱绮华在司法复核中指出,环保署署长批准港珠澳大桥的两份环评报告,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的影响,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因而要求推翻有关决定。
2011年3月,司法复核在香港高等法院开庭进行。4月18日下午,香港高院正式裁定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环评报告不合规格,要求环保署署长撤销环境许可证,并支付朱绮华1/3诉讼费。
2011年4月18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香港环保署2009年完成的环保报告无效,败诉的环保署更需支付朱绮华1/3诉讼费。环保署表示,会研究高等法院的判词,并就下一步行动征询法律意见。
发言人表示,港珠澳大桥是一项规划已久的跨境运输基建项目,对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进一步融合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策略性意义。项目开通后,将为香港与内地的交通联系开创新局面,为香港长远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对香港旅游、金融、贸易、商业和物流等各主要行业均会带来新机遇。大桥主桥工程已经展开,接下去除推展香港段工程的前期工作外,还会研究在工程上应怎样推进,如分期进行工程、分期落成等。 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2011年11月18日通过港珠澳大桥485亿元(港元,下同)工程拨款。香港特区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表示,会在2011年年底前全力动工,追回失去时间,预料港珠澳大桥可于2017年年底通车。
郑汝桦强调,大桥经多年讨论达成共识,当局会设法减低工程对环境影响,又指大桥是具策略性意义的运输建设,可扩阔香港整个腹地,令珠三角西岸进入香港3小时生活圈,减省运输时间六至八成,会为各行业带来好处,而拨款可增14000个就业机会。
政府向财委会申请的拨款,包括兴建香港口岸的304亿元、兴建大桥香港接线的费用161.9亿元,以及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的设计和勘察及前期填海工程费用19亿元。据悉,原计划造价161.9亿元(港币,下同)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接线工程,造价预算将激增55%,升至250 .47亿元。港珠澳大桥香港段,接线工程造价涨55%
政府表示,由于工程受早前环评司法覆核官司影响,成本要增加65亿元,而工程价格在过去半年内上升,加之投标者对工程的风险评估高过预计,令造价再度调高,达到88.6亿港元 。郑汝桦说,当局已尽量减低大桥对环境的的影响,但受到诉讼影响,令工程延误1年有多。
建造业总工会约20名代表在当日审议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的拨款申请期间,到门外请愿,促请立法会通过拨款,让工程尽快上马,为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表示,官司拖延工程令他们开工不足,受影响主要是钉板及石屎工人。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锺志平表示,大桥的兴建对香港工商业发展极为重要。大桥可以减省陆路客运和货运的成本和时间。通车后,香港旅游、金融和商业等不同范畴均会得益。香港的基建设施如机场和货柜码头也可藉着大桥,将服务的腹地伸延到珠三角西部,以及泛珠三角西南各省,把香港作为区内贸易和物流枢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香港中文大学市场系教授冼日明表示,希望港珠澳大桥尽快落成,从而促进内地和香港的经济融合,若大桥要如期落成,可能要加快工程进度,估计最终成本会增加。但他指出,虽然大桥要收回直接成本估计要100年以上,但大桥带来的间接收益却是无可限量,香港的建筑工人可以直接得益。
发展局2014年11月5日书面回覆立法会议员的提问中,提到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填海及口岸设施的完工日期为2017年年底,较原先预计迟1年。港府发言人解释,上述完工日期是指这个项目其中一份相关交通管制及监察系统合约的完工日期。这份合约的工程会分阶段完工,当中有部分交通管制及监察系统设施并不需要与大桥同时完工。换言之,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工程预期将于2017年年底至2017年年底相继完工。 2012年12月3日,全国大学生记者训练营(港珠澳大桥站)总结分享会在中国青年报社举行,来自内地16所高校的大学生记者、香港和澳门的大学生代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建”)的代表等出席了分享会。
有“超级工程”之称的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珠海市,是国内第一个采用沉管工艺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沉管隧道,不仅代表了中国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11月25日至12月1日,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组织的20名大学生记者深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一线,走访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者,还接受了为期6天的新闻业务培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动还邀请了来自香港和澳门的4名大学生代表。 2014年10月19日凌晨2时,港珠澳大桥施工发生意外,一个位于香港赤鱲角机场南路白沙咀地盘、离地约15米高的桥墩突然倒塌。事发时5名工人于赤鱲角机场南路白沙咀地盘的桥墩工作,并用桥墩旁的吊臂机吊起一些建筑组件,期间该桥墩突然倒塌,在正在桥上工作的两名男子即失却平衡直堕地面,3名于地面工作的工人也因突如其来意外,走避不及,被铁架击中。
香港消防接报后到场,将5人分别送往香港东涌医院及玛嘉烈医院治疗,其中43岁姓谢男工人伤重不治,27岁外籍工程师目前情况危殆;3名于地面工作的工人年龄介乎23至43岁亦受意外波及,当中一人情况严重,另外两人分别情况稳定及已出院。
香港工业伤亡权益会总干事陈锦康透露,上述的大桥建造方法沿用多时,一般先兴建桥墩部分,再将建筑组件吊上桥,由工人组装。会方认为是次意外罕见,要求劳工处彻查事件起因;若发现有人违例,必须作出检控。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2015年9月24日对外宣布,施工方在40多米深的海底完成了E21沉管精准对接,至此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在海底延伸至3645米,约为总长的65%。据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部总指挥林鸣介绍,E21沉管位置跨越伶仃洋龙鼓西天然水道,原使用的第一、第二航路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为缩短E21及后续沉管在基槽内的横移距离,减少沉管横拖风险,施工方开挖并启用了第三航路。第三航路适航水域宽度仅为240米,本次沉管浮运安装窗口临近八月十五天文大潮,海水流速明显大于其他月份,增加了沉管浮运控制难度。本月22日19:30,E21沉管在十三艘大马力拖轮的拖带和数十艘海事、渔政警戒船的护卫下破浪前行;23日凌晨,E21沉管到达施工水域,此时再度遭遇波高近2米的长周期波,沉管和安装船出现异常晃动。经过数轮沉放,“超级沉管”在40多米的水下顺利着床并完成水力压接,E21沉管安装成功。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是在建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该桥主体工程包括桥、岛和总长5664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其中海底沉管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对接而成,先后穿越伶仃航道和龙鼓西航道。港珠澳大桥2017年年底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江西岸的车程将从三小时缩短至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