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国民法典是什么法

国民法典是什么法

发布时间: 2025-02-11 02:57:06

民法典属于什么法

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立法经过:
1.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立法活动被终止。
2.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3.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4.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
5.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㈢ 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3)国民法典是什么法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第一章基本规定如下: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㈣ 民典法全文内容全部

民典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领域的基本法律,包含了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等七编内容,共计1260条。它系统地规定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等基本问题,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律武器。

一、总则编
总则编作为民法典的开篇,对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规定。它确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为整个民法典的适用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物权编
物权编主要规定了物权的种类、内容、变动和保护等问题。它明确了物权的种类,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并规定了物权的设立、转让、消灭等变动规则,以及物权受到侵害时的保护措施。
三、合同编
合同编详细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问题。它明确了合同的种类和形式,规定了合同成立的要件和效力,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合同编还对违约责任进行了规定,为合同的履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四、人格权编
人格权编对人格权的种类、内容、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它明确了人格权的种类,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并规定了人格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
五、婚姻家庭编
婚姻家庭编主要规定了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它明确了结婚的条件和程序,规定了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离婚的条件和程序。同时,婚姻家庭编还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扶养、赡养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六、继承编
继承编主要规定了继承的法律制度。它明确了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规定了遗产的分配原则和方式,以及遗嘱的设立和效力等问题。继承编为遗产的公平分配和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七、侵权责任编
侵权责任编对侵权行为的认定、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它明确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类型,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范围,以及侵权行为的免责事由。侵权责任编为受害人的权益保护和侵权行为的制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民事法律领域的基本法律,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等基本问题,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果,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规定: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规定: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规定: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条规定: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条规定: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㈤ 中国民法典一共多少条

法律分析:民法典一共有1260条。民法典是包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的网络民法丛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热点内容
立水桥律师 发布:2025-02-11 15:58:04 浏览:364
就业证明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1 15:45:57 浏览:126
法学概论下载 发布:2025-02-11 15:32:58 浏览:435
大连市劳动法产假规定 发布:2025-02-11 15:29:11 浏览:605
广西社区矫正条例 发布:2025-02-11 14:58:38 浏览:250
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讲座信息 发布:2025-02-11 14:52:20 浏览:498
行政法适用从旧兼从轻 发布:2025-02-11 14:09:13 浏览:648
入选区党委法律顾问 发布:2025-02-11 13:50:16 浏览:453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寻亲路 发布:2025-02-11 13:34:31 浏览:770
刑法的私塾pdf 发布:2025-02-11 13:12:04 浏览: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