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的内容
① 民法总论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总论包括:
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节 监护
第三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营利法人
第三节 非营利法人
第四节 特别法人
第四章 非法人组织
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三节 代理终止
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十章 期间计算
② 民法原论内容简介
由于年代久远,这批民法原论的译著逐渐流失,即便有少量存留,也因早期的印刷技术和劣质纸张,导致它们破损严重,不易翻阅。这些珍贵的著作通常作为馆藏书籍,主要保留在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图书馆中,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获取和借阅相当困难。
《民法原论》详细探讨了法律观念、学术和分类,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讲解法律观念,第二章阐述法律学术,涵盖国法与国际法、公法与私法、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等细分领域。第三章是法律分类,包括实体法和手续法,以及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区分。第四章探讨权利观念,涉及民法的基本概念、沿革及内容分类。
第二编深入探讨私权的本质和分类,区分绝对权和相对权,以及人身权和财产权。第三编则分析私权主体,包括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人设立及其权利义务等。第四编论述私权客体,如物的分类和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最后一编涉及私权得丧,包括权利取得、丧失和法律行为的有效性等复杂概念。
尽管这些内容可能难以轻易获取,但它们对于理解民法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对民法感兴趣的学者和研究者,这些散落在图书馆的珍贵资料无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
③ 《民法总论》包括哪些
《民法总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民法概述
第二节民法的法源
第三节民法的本质
第四节民法的本位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民事能力
第四节民事权利
第五节民事义务
第六节民事责任
第三章物
第一节作为权利客体的物
第二节物的分类
第四章民事主体——自然人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
第二节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节监护
第四节宣告失踪制度
第五节宣告死亡制度
第六节人格权之保护
第七节住所
第五章民事主体——法人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
第二节法人的本质
第三节法人的分类
第四节法人的民事能力
第五节法人的成立
第六节法人的机关
第七节法人的住所
第八节法人消灭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第二节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要件
第四节意思表示
第五节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第六节意思表示不自由
第七节条件、期限
第八节期日、期间
第九节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
第十节民事行为的无效与撤销
第七章代理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
第二节代理关系
第三节代理权
第四节代理的分类
第五节代理行为
第六节无权代理
第七节表见代理
第八章诉讼时效
第一节时效的概念
第二节诉讼时效的效力
第三节诉讼时效的客体
第四节诉讼时效期间
第九章民法的效力、适用与解释
第一节民法的效力
第二节民法的适用原则
第三节民法的适用与解释
第四节民法解释方法与漏洞补充方法
④ 论述:民法有哪些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由民法调整的市民社会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是指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与其自身活动相应的权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适用法律平等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保护是指法律对民事主体的保护规定是相同的,适用法律时不能区别对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适用法律平等决定的。
2、自愿原则
自愿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排除他人强迫,欺诈及其他不当影响和压力自己作主。这一原则也是由市民关系的平等性决定的。我国民法的自愿原则主要表现为合同自由、婚姻自由、遗嘱自由。
3、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原则
社会公共道德,就是广大市民公认的道德准则,与共产主义道德有区别。调整市民社会关系的民法,必然以市民的公共道德为准则。这是由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决定的。民法与市民道德精神一致,民事立法、执法、适用法律均不能违背公共道德。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道德可以成为民法的渊源,成为解决法律纠纷的依据。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按照诚实不欺、信守诺言的道德准则平衡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的原则。
此项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实事求是,自觉履行义务,也赋予法官一种解释法律及法律行为的裁量权,即以一个诚实信用人的理解进行解释。
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权利滥用,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时超出权利本身的目的和社会所容许的界线。此种行为是违法的,故为法律所禁止。
行使权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专以侵害他人为目的,以绝小瑕疵拒绝对方给付,违背权利目的等,均为法律所禁止。
⑤ 谁能简单的总结一下民法总论的知识框架结构阿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法律分立中的私法
第二节 我国民法的制度语源
第三节 民法概念及调整对象
第四节 民法的法律渊源
第五节 民法法条
第二章 法律关系和权利
第六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七节 民法体系和体例
第八节 民法的效力及其范围
第九节 民法的适用
第三章 权利主体
第一节 法律关系
第二节 权利主体
第三节 自然人概述
第四节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
第五节 监护制度及其改革
第六节 自然人的人格权
第七节 自然的其他法律属性
第八节 法人概述
第九节 法人的权利能力
第十节 法人机关
第十一节 法人的行为能力责任能力
第十二节 法人的成立及其管理
第十三节 法人的其他属性
第十四节 法人人格的否认
第十五节 法人终止和清算中的法人
第十六节 无权利能力社团
第十七节 合伙
第四章 法律行为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理念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成立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生效
第五节 意思表示瑕疵
第六节 不符合生效要件的法律行为
第七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第八节 法律行为的交易基础瑕疵学说
第九节 法律行为的解释
第十节 物权行为的理论和应用
第十一节 代理
第五章 民法上的时间
第一节 时间的民法意义及其规范属性
第二节 期日和期间
第三节 时效
第四节 除斥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