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15
⑴ 关于公司法15条与合伙公司法的冲突怎样理解
《公司法》第十五条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版为对所投资企业权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这个“法律另有规定”指的是《合伙企业法》第二条“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成为普通合伙人的公司,就需要承担所投资公司的连带责任。
因此,在这儿可以将合伙企业法中无限连带责任理解为公司法15条中所说的“法律另有规定”。
⑵ 公司法第15条
对所投资企来业的债务承担连带源责任的出资人就是指被投资企业的性质对外要负连带责任,例如合伙企业。对这样企业投资就要负连带责任。
子公司本身就是企业法人对外就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需要母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⑶ 高手帮忙啊~公司法15条的法条解释
公司和其所投资企业的关系实际上相当于股东和公司的关系,股东是公司的出资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同样公司作为其投资企业的出资人,也仅对其出资额承担责任。
就是说公司可以对外投资,但作为被投资对象的出资者,只能在出资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不能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其实也就是不能对合伙企业等营利性组织投资。
⑷ 公司法第十五条中的不得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如何理解
新公司法第十五条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本条法规是关于公司对外投资责任限制的规定。
1、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这是因为公司是法人,享有自主经营的权利,能够自行承担责任。运用自己的财产进行投资是公司发展的正常要求,法律是允许的。
2、按照这一条规定,公司不仅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也可以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投资。一般来说,公司对外投资只能承担有限责任;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3、综上而诉,根据我国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现在除了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外,其他的公司都是可以成为无限连带责任的出资人的。
例子:根据我国公司法,甲公司不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个普通合伙,但是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甲公司是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个普通合伙。这时由于合伙企业法属于法,符合公司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所以按照合伙企业法处理,该合伙是能够有效成立并运转的。
(4)公司法15扩展阅读:
新〈公司法〉第15条规范的是“出资人”而非“担保人”或“保证人”
从文义来看,〈公司法〉第15条是规范的“出资人”意义上的公司对外投资行为,而非“担保人”或“保证人”意义上的对外担保行为。
因此,立法的本意在于原则禁止公司担任承担无限责任的出资人(如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无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两合公司中的无限责任股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可例外。新〈公司法〉并未明文禁止公司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根据“法无禁止尽自由”的私法自治精神,公司当然可以为其子公司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担保。
因此,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只能作出资行为意义上的限定解释,而不能作扩大到担保行为的扩大化解释。如果对公司法第15条作扩大化解释,就会得出违背公司法理的结论:公司合并其他公司时,不能对被合并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⑸ 公司法解释(三)第15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2010年12月6日最高版人民法权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十五条 出资人以符合法定条件的非货币财产出资后,因市场变化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出资财产贬值,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请求该出资人承担补足出资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