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所传讯

司法所传讯

发布时间: 2025-04-10 11:10:40

1. 在外地犯罪了,已经取保候审,老家司法所打电话让回家调查是什么意思啊

应该是你犯罪情节较轻,司法机关认为你可以适用非监禁类刑罚(比如管制、缓刑等),回到居住地接受社区矫正。司法行政机关需要对你进行“是否适用非监禁刑罚处罚的调查评估”。你应当积极配合,回去接受调查。否则,所在地不接收你实行社区矫正时只能判处监禁类刑罚了。

2. 去司法所报到一般干什么活

【法律分析】:司法所的职责包括:调解纠纷区矫正置帮教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等。去司法局报道,备案。然后去司法所报道,备案。以后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判缓刑后的注意事项:一、如果没有其他犯罪,办案单位 不会再传唤你。二、缓刑考验期应注意事项:1。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2。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汇报内容:你在哪里,在做什么。3。按照规定每个月参加社区服务,就是你要参加打扫卫生。你只要参加,如果出什么问题,那是司法所的事情,没参加,出什么问题那是你的事情。4。按规定到所参加集中教育,跟社区服务一样,也是每个月都有一次。5。如果有定位手机,那定位手机一定要开机,并随身携带。6。千万不要离开你所在的市或者县,实在要出去的话,要办理请假手续。司法所只能批7天,7天以上要到市、县司法局批。7。千万不要再犯罪,要不然撤销缓刑,收监。8。警告只要三次,不汇报,不参加社区服务、集中教育,不服从管理,私自外出、定位手机不随身携带等,都可以出警告,累计三次,三次后就可以收监了,千万要小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五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3. 司法局叫家属带上证件去干嘛

1. 如果当事人在法院已完成取保候审手续,在等待开庭期间,司法所可能会通知家属前往进行面谈。
2. 这种情况通常用于核实信息或了解嫌疑人家属的配合程度。
3. 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结束,侦查和审查工作仍在进行。
4. 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特定义务。
5. 包括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或工作变动需在24小时内报告等。
6. 接到传讯必须按时到案,不得干扰证人作证或篡改证据。
7. 还可能需遵守其他特定限制,如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接触等。
8. 违反规定可能导致已缴纳的保证金被没收,或要求改正错误、补充保证金、更换担保人。
9. 如果必要,司法机关可以先行拘留违反规定的当事人。
10. 家属前往司法所通常是作为支持和协助调查的一部分,确保司法程序顺利进行。

4. 司法局为什么要我带村干部去报道

司法局是社区矫正实施单位,村委会是协助单位,所以需要有关人员介入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5. 关于司法局手机定位的问题,懂的人进,谢谢。

  1. 被监视居住中!

  2.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3.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4.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具体可以对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依新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是否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法院或检察院决定。

  5. 新《刑诉法》第七十五条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