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2007卷三

司法2007卷三

发布时间: 2025-04-12 10:15:42

❶ 07年司法考试卷三94题

本题考察返还请求权。可以参考2007年第6题,几乎是同一个知识点。
王某与丁某订立房屋买卖合同,丁某支付价款,王某交付房屋,但是没有办理产权移转登记。此时房屋所有权转移并未发生效力(物权法第9条),王某仍是房屋的所有权人。此时,王某是否有权请求丁某返还房屋?
研究王某的请求权是否成立,必须考察王某的请求权基础,即他依据哪一项法律规范,能够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请求权根据其据以发生的实体权利,可以区分为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就返还请求权而言,也在物权和债权法律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形态。在物权法上,为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在债法上,为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
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为:(一)请求权主体为所有权人;(二)请求权相对人为无权占有人;(三)物并未灭失(物权法第34条)。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所有权的占有权能发生的请求权,只有所有权人,才能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自不必言。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只能向无权占有人行使,倘物在他人的有权占有下,则有权占有这一事实就构成对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有效抗辩,并排除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效力(史尚宽认为对有权占有人,仍得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只是有权占有人得为有效抗辩。是为请求权成立说与抗辩权发生说的区别,但这基本上是法律观念上的讨论)。物如果已经灭失,则物权因失其客体而归于消灭,所有权人的返还请求权将转化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并应适用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规范。本题中,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不难满足以上(一)(三)要件,但是应注意到,丁某取得对房屋的占有,并非无权占有。该占有的合法权源,为王某与丁某之间的有效合同,以及已经完成的有效交付。根据王某与丁某之间的合同,王某负有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其中交付义务已经履行,使丁某取得了对标的物的有权占有,而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登记义务)尚未履行,不影响丁某之占有为有权占有的事实。丁某得以有权占有为抗辩,以对抗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使之不生请求效力。即,由于要件(二)不成立,故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不成立。
我国合同法第235、377条等规定了返还请求权,这是一种独立的返还请求权类型,称为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同于所有物返还请求权,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据以发生的实体权利,为有效合同产生的债权。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的成立要件为:(一)存在有效合同;(二)合同约定了当事人的返还义务;(三)请求权相对人为合同当事人;(四)物并未灭失。由要件(二)可知,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一般产生于租赁、借贷、保管、运输等合同类型。对于买卖合同而言,当事人并不在合同下负有返还义务。本题中,王某与丁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为有效合同;王某负有移转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但尚未履行;丁某并未在合同下负返还义务。因此,要件(二)不成立,王某的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成立。题外的话: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由于其请求权基础不同,有时会发生竞合的关系,比如租赁合同到期后,作为出租人的所有权人即可以行使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也可以行使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此时两个请求权竞合,出租人可以择一行使。
综上,王某无权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相反,他有义务向丁某转移房屋所有权(办理登记)。拒不履行这一义务将产生违约责任。A对,B错。
小王是否能够向丁某请求返还,也可以通过上面两个返还请求权基础的分析加以判断。
小王为王某的继承人,根据物权法第29条,自继承开始时(王某死亡时)即取得房屋的所有权。因此,小王为所有权人。他对丁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成立,则完全与王某的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是否成立做同样分析。简言之,由于丁某并非无权占有,王某对丁某并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
小王继承了王某的全部遗产,此为对遗产的概括继承,在遗产价值范围内继承人有义务清偿被继承人之债务(继承法第33条)。故,就王某与丁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小王作为继承人须概括承受,他可以将已支付的价款作为遗产的一部分加以继承,也须负担合同下的给付和移转所有权之义务。小王作为买卖合同的概括承受人,对丁某是否得主张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则与王某的合同下的返还权分析完全相同。简言之,由于买卖合同有效,丁某并无返还义务,小王的合同下的返还请求权不成立。
综上,小王亦无权向丁某请求返还房屋。C对,D错。

❷ 2007年司法考试卷三第13题

乙银行每个月都向甲催收,每次的催收行为都会使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都要重新计算,所以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是最后一次催收的时间。

❸ 司考卷三都包括什么法

司考抄试卷三包括:民法商法袭、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这三法!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法理学、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实例(案例)分析。包括:试卷一、二、三所列科目。

前述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题;试卷四为笔答式实例(案例)分析题(含法律文书写作)。

❹ 司法考试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分别考什么科目每个科目大概有多少分值

卷一 法理制学 7 12 6 25 45 70

法制史 6 4 10 10

宪法 7 12 19 19

经济法 8 24 8 40 40

国际法 6 6 12 12

国际私法 7 6 2 15 15

国际经济法 6 8 2 16 16

法律职业道德 3 8 2 13 13

卷二 刑法 20 30 8 58 22 80

刑事诉讼法 18 28 6 52 20 72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2 22 6 40 40

卷三 民法 24 38 12 74 23 97

商法 8 20 28 20 48

民事诉讼法 18 22 8 48 20 68

总计 150 240 60 450 150 600

❺ 司法考试都考什么

卷一(包括:法理学、宪法、法制史、经济法、三国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卷二(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卷三(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卷四(案例题(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民法和民事诉讼法、商法)、论述题或者司法文书题)

❻ 2007年司法考试卷三第七题疑问

供你参考:参考《民法通则》第 92 条 规 定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 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本题中,由于单位工作人员的失误,张某的工资卡上多出两万元,对 张某而言这属于不当得利。《民通意见》第 131 条 规 定 :“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 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因此 D 项正确。
A 项的错误在于未计算孳息;B 项、C 项的错误在于对孳息的计算不准确。

热点内容
建设法规的新闻 发布:2025-04-16 12:04:19 浏览:598
法院管理改革的意见 发布:2025-04-16 11:55:34 浏览:457
道德经删 发布:2025-04-16 11:55:22 浏览:931
法律效力最低的是地方性卫生自治条例 发布:2025-04-16 11:52:07 浏览:567
道德沦丧症 发布:2025-04-16 11:51:13 浏览:277
在什么部门申请法律援助 发布:2025-04-16 11:45:23 浏览:565
2003司法考试卷二 发布:2025-04-16 11:42:33 浏览:322
村镇规定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4-16 11:31:32 浏览:252
司法警察教程 发布:2025-04-16 11:18:05 浏览:502
男人出轨小三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4-16 11:07:01 浏览: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