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代理民法典

代理民法典

发布时间: 2025-04-27 14:32:00

民法典隐名代理的法律规定

隐名代理,又称间接代理。指在代理关系中,被代理人隐名,直接由代理人与客户签订合同,如电器产品的代理商制度。 如果被代理人的产品给买受方造成损失,则被代理人显名,承担法律责任,代理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当被代理人无力赔偿或无法赔偿,由代理人垫付。
一、隐名代理包括两种形式:
1、一是“本人身份不公开的代理”;
2、二是“本人身份公开但本人姓名不公开”的代理。
二、比较法上隐名代理
1、隐名代理芹脊羡为大陆法与英美法普遍承认。大陆法上,隐名代理规则为欧洲各国法律普遍接受。
2、以德国法为例,其为保护意思表示相对人的利益,使其能够知悉自己的交易对手,故奉行代理中的公开原则。
3、据此,代理人代理行为时,应当以一定的方式使相对人知悉其所做的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不是由他自己,而是由被代理人承担。
三、对于隐名代理的处理结果,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则该隐名代理产生与显名代理相同的法律效力,即第三人与代理人所订立的合同直接约束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代理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2、如果第三人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隐名代理并非必然产生显名代理的效果,而是要通过被代理人行使介入权或者第三人行使选择权而形成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二十五条嫌拍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第九百二十六条 受托人以野磨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是,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是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第三人选定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⑵ 民法典关于代理的条款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代理的规定详尽而明确,旨在确保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和代理人行为的合法性。以下是对相关条款的润色与解释:
1.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特定情况下,如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民事法律行为性质要求,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的行为不得代理。
2. 当多人共同担任同一事项的代理人时,他们应当共同行使代理权。如果当事人有其他约定,则从其约定。
3. 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授权委托书应明确代理人的姓名或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盖章。
4. 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发生是基于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代理人可以是公民或法人,其代理的事项应符合民事权利能力和经营宗旨及业务范围。
5. 委托代理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单独代理称为“一人代理”,共同代理则需授权委托书明确各代理人的代理权限,避免责任推诿和纠纷。
6. 委托代理人任何时候都有权辞却委托,但需及时通知被代理人和相关当事人,以免造成损失。
在民事诉讼中,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授权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特别授权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
总之,代理在民事法律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法典中的规定旨在规范代理行为,保护当事人权益,确保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热点内容
法院民法典法治宣传 发布:2025-04-27 22:11:29 浏览:53
昭通彝良法院 发布:2025-04-27 22:01:43 浏览:110
2016修改婚姻法 发布:2025-04-27 21:27:35 浏览:923
易芳律师 发布:2025-04-27 21:26:24 浏览:782
争道德光6 发布:2025-04-27 21:25:36 浏览:532
行政诉讼法适用问题之 发布:2025-04-27 21:23:54 浏览:690
人民防空工程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27 21:13:21 浏览:65
欧美比较行政法 发布:2025-04-27 20:57:10 浏览:270
劳动合同法修改对比 发布:2025-04-27 20:56:00 浏览:489
卖锅炉相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7 20:55:59 浏览: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