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至上
民法对我国依法治国的作用
民法是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法律部门,它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在: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促进市民社会的形成;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以及促进人的观念革新。
宪法确定我国基本治国方略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良好的法律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民法作为与人类经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个法律部门,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法治建设依靠法律,民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关键和最基本的标志。在众多的部门法中,发展历史最悠久,因而也是最完善、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民法。众所周知,商品经济是民法产生的经济基础,而最早的民法就是罗马法,它是当时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也体现了商品经济最一般的规律。从罗马法流传下来的许多基本原则,如平等自由、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等;基本制度,如所有权、债权制度等等,一直保存至今,我国的民法也不例外。解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由于民法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特性,民法逐渐受到重视,《担保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的出台就是体现,老百姓也逐渐认识了民法,了解了民法。如今我们翘首以待《民法典》能得以出台,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市场经济是法治建设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要求经济运行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组合生产要素和分配多元的利益,这对市场主体的自觉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法所具有的平等、公平的品质是对这种自觉性的最好扶持与保障,这正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内在要求相符合,因而民法必然成为市场经济的法律选择并发挥着主导作用。民法的发展历程说明了“民法是一切部门法的基础,其他部门法可以说都是从不同侧面对民事法律关系和基本原则的保护、充实和发展,或者为它们的完满实现创造必要的法制条件和环境”。又由于民法被实践所证明的正义性,其他法律也逐渐吸收了民法蕴涵的平等、自由、人权的价值观念以及源远流长的基本原则。“有关平等、自由的观念,往往都是先在民法中予以确认,而后才见诸宪法的。民法的许多观念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加工即可成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成为整个法学发展的向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对多元利益的调整功能使竞争激烈的社会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主要法律规范,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较之其他法律部门更加密切。民法的发展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民法的进步将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市民社会是法治产生的社会基础,民法促进市民社会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利益分化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大相对立的体系,整个社会就分裂为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两个领域。可见,市民社会是与国家相对应的私人自治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个人自由地进行商品交换,合理地追求着自己最大化的利益。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上,先有市民社会,后有政治国家,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产生的前提,政治国家是市民社会的体现。如果“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那么,这样的政治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化是中国法治建设必须选择的进路,因此市民社会的建立是中国法治之路的不归选择。
但是,如何建立市民社会?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情况,我国的市民社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的市民社会一样自发形成,只能靠外部力量的规范与引导。这一外部力量直接表现为民法。“民法在市民社会的表现形态就是私法自治,私法至上是市民社会的一种内在信念。市民社会中人的价值在法律上反映为两个方面,即私权的充分享有和私权的不受侵犯。”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这一历史使命唯有民法才能完成。民法对市民社会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用权利本位、意思自治的基本理念、平等公正的价值及具体制度来保证私法主体的利益和经济民主的实现;另一方面它又通过界定国家权力运作的范围,来控制政府权力的滥用,以尊重私权,真正实现私法自治的美好局面。民法实质调整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关系,民法越发展,市民社会越发达,政治国家的领域也就越狭小,民法成了市民社会建立与发展的主要动力。可见,确立民法的基本地位是正在形成中的市民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民法重要作用的又一体现。
三、市场经济是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法治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法治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的建立将是空中楼阁。综观人类社会的历史,法治总是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关,而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以国家垄断为内容的产品经济、计划经济无缘。西方国家法治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一个国家法治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依法治国依赖充实完备的法律,法律的出现源于社会的需要。而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交换的不发达使得社会对复杂的法律规范需求很少,更多求助于习惯、宗教等;在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和经济融为一体,经济关系由行政命令来调整,法律的作用微乎其微;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经济关系靠经济规律自发调节,社会需要大量的法律规范,法治国家才有实现的可能。市场经济本质上必然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构成了法治的基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自我权益的关注更自觉、更积极,对法治的要求更强烈,民法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因为市场范围的大小、市场成熟程度、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的独立程度。首先,民法以确认市场主体的独立资格为首要任务。赋予市场主体以法律资格相当于为市场经济注入鲜活的血液,它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转起来。这种对主体资格的确认彻底摒弃了等级特权思想,培养了人们独立人格与自由权利的观念。市场经济的张扬个性、追求平等、自由、效率的特性正好满足了民法公平、正义、自由的精神内涵,从而民法的作用就是解放人们的思想,使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其次,民法以通过设置并不断壮大民事权利的方法,使人们得以自由地从事民事行为并受到民法的保护。再次,民法通过规定基本制度与原则来对多元的利益冲突加以协调,促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最后,民法的责任制度能保障市场主体权利的实现,从而创造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
总之,民法以人为中心,以意思自治为基本理念,以权利为基点,以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为手段,以责任制度为保障,为市场经济法治化作了科学的构建,使市场经济获得了一个完整的法制基础以及成功的法治模式。”
四、法治建设是人的工程。民法推进人的观念革新
法治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工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必然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法治的实现不仅在于有无良法的存在,更在于法律被遵守的程度。守法的行为源于守法的观念,守法的观念来自对法律的信任,亦即对自己及他人权利的尊重。因此,权利观念的培养是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没有观念的革新,法治便是空谈。
中国古代由于长期的自然经济与重农抑商、重刑主义,使得商品生产与交换被遏制在极狭小的空间内,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也无从产生自由、平等、公平等观念;并且由于几千年专制体制即人治社会对中国的政治统治、身份有别、国家本位的思想统治,使人们习惯于从义务的角度思考自己和评价他人的行为,因而很难滋生出权利的意识。在人格不独立、身份不平等、身体不自由的地方,法治便是遥远的梦想。而民法蕴涵的传承于罗马法的私法自治、身份平等、私权神圣的基本理念,必然有助于现代社会人们权利观念的培养,而且只有在这种权利文化中才能造就出法治所需要的理性公民。随着民法原则被宪法升格为民主与法治的普遍原则,权利观念已渗透到整个社会中。高度宣扬民主与民法精神,使公民的权利观念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公民具有正确的、强烈的权利义务观念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因为从根本上说,法治要靠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来实现。
总之,民法是权利法的性质,获得私人的权利是民法的终极关怀。尽管任何法律都以保护人的权利为宗旨,但只有民法表现得最彻底、最充分、最淋漓尽致。提高民法的地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去关注自己的权利,去尊重他人的权利,这样,法律的权威必将树立,法治的国家必将到来。
㈡ 为什么说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法 具体包括人身和财产两个方面 之所以说是权利法 因为它具体规定了 主体在法律关系之中享有的权利和所应当承担的义务
㈢ 民法典宣传标语口号
法律分析:学习民法典,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化水平。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权利、推动国家治理的法律宝典。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㈣ 民法商法的基本原则
1、就法域而言,二者同属私法。因此,就适用对象而言,主体都具有内平等性;行为方容面都追求保护自由与意思自治;原则及立法理念上看,都倡导权利至上;法律救济的融合性,同为权利义务平衡法。
2、从法律适用来看,商法为特别法,应优先适用,民法为普通法,补充适用。 区别:(1)民法是一般性私法,而商法则属特别性私法; (2)适用对象不同,民法是民事关系,商法是商事关系;(3)特征不同,商法与民法不同的是追求营利性、国际性、易变性以及规则的相对强制性等。
㈤ 姘戞硶鍏镐汉姘戣嚦涓婃槸浠涔堟剰鎬
姘戞硶鍏镐汉姘戣嚦涓婃槸鎸囷紝绀句細鍜屾硶寰嬪埗搴﹀簲璇ユ湇鍔′簬浜烘皯鐨勬牴鏈鍒╃泭锛屽皧閲嶄汉姘戠殑涓讳綋鍦颁綅鍜屽皧涓ャ傚湪姘戞硶鍏镐腑锛屼汉姘戣嚦涓婂師鍒欎綋鐜板湪澶氫釜鏂归潰锛屼緥濡傛硶寰嬩繚鎶や汉姘戠殑鐢熷懡銆佸仴搴峰拰璐浜у畨鍏锛屼繚闅滀汉姘戠殑濠氬Щ銆佸跺涵鍜屼汉鏍煎皧涓ワ紝淇冭繘浜烘皯鐨勮嚜鐢卞彂灞曞拰骞崇瓑浜ゅ線銆
鍦ㄦ皯娉曞吀涓锛屼汉姘戣嚦涓婄殑鍘熷垯寰楀埌鍏呭垎淇濋殰銆備緥濡傦紝濠氬Щ娉曡勫畾锛屽か濡诲簲褰撳钩绛夌浉寰呫佷簰鐩稿皧閲嶃佷俊浠诲拰鏀鎸;缁ф壙娉曡勫畾锛岀户鎵夸汉瀵归仐浜х殑鏉冨埄浜鏈夌户鎵挎硶瀹氫唤棰濓紝閬楄禒鐨勮嚜鐢卞師鍒欏緱鍒颁簡淇濋殰銆傚悓鏃讹紝鍦ㄦ棩甯哥敓娲讳腑锛屼汉姘戠殑璐浜с佸仴搴枫佸畨鍏ㄥ緱鍒版硶寰嬩繚鎶わ紝濡備繚闄╂硶銆佷镜鏉冭矗浠绘硶绛夎勫畾锛屼繚鎶や汉姘戠殑鍒╃泭锛岀淮鎶ょぞ浼氬叕姝e拰绋冲畾銆
姘戞硶鍏镐汉姘戣嚦涓婄殑鍘熷垯涓嶄粎浣撶幇娉曞緥淇濇姢锛屾洿鏄绀句細鏂囨槑鐨勪綋鐜般傚皧閲嶄汉鏉冦佸叧娉ㄤ汉姘戝埄鐩娿佺淮鎶ょぞ浼氬拰璋愰兘绂讳笉寮姝ゅ師鍒欑殑鏀鎸併傚湪鍏ㄧぞ浼氱殑鍏卞悓鍔鍔涗笅锛岀淮鎶や汉姘戣嚦涓婏紝鐪熸e疄鐜颁负浜烘皯鏈嶅姟鐨勭洰鏍囷紝鏂瑰彲鎭板綋鍦拌В鍐冲悇绫婚棶棰橈紝浣跨ぞ浼氭洿鍔犵ǔ瀹氬拰杩涙ャ傛皯娉曞吀浜烘皯鑷充笂鐨勫師鍒欙紝闇瑕佺ぞ浼氬悇鏂瑰叡鍚屾帹杩涳紝璁╀汉姘戞洿鍔犲垢绂忥紝鍥藉躲佹硶寰嬭兘澶熷緱鍒版洿鍔犲皧閲嶅拰璁ゅ彲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