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裁判

司法裁判

发布时间: 2020-12-18 05:01:25

⑴ 在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有哪些功能

法律原则是基础性的,在司法裁判中具有根本性指导作用,尤其是在自由裁量过程中,具有规范性作用!

法官的司法裁判过程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法律发现 法律解释 法律适用

楼上中顾的所谓律师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有监督权的机关或组织,或者当事人认为法院内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容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发动或申请再审,由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

连判决都还没下来你就提起审判监督阿?你忒厉害了。

楼主所说的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法律错误是什么意思?

是指法官认为法律条文出错了,还是什么?

如果认为法律条文出错,法官可以以中级人民法院的名义请示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作出解释。高级法院解释不了的,应当请示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批示或答复。

宪法没有明确法律依据,这是司法诉讼程序问题,统归诉讼法管辖。

⑶ 法官的司法裁判过程主要包括

首先,您的问题不清,裁判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裁定,二是判决。裁定相对比较宽内松和自由,不需容要上庭,商量着就可以解决,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法院出面的和解或者调解。判决必须开庭审理宣判后才可以由法院出具,这个就必须要求正当的程序了:法官当庭宣读法庭纪律并告知被告人所享有的权利义务---正式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质证(原告或者公诉机关提交证据,被告人提交证据)---法庭辩论阶段---合议(除一人独审的简易案件外)---宣判。

⑷ 法院当如何裁判

法院裁判,依据的是案件的事实和法律的具体规定。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院判案的基本要求。
例如《民诉法》就明文规定: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⑸ 解释什么是司法裁判

司法裁判,顾名思义,就是司法机关作出的裁定或判决。在我国司法裁判就是法院审判。

一、司法裁判,本身要清晰无异议,做到从技术到规则的全面阐释。

司法裁判中,法官在解释某条法律的时候,既要有自己对法律条文字面意义及立法精神的理解,又要受原来已有规则、范例等的影响,还要面对复杂案件阐释自己对法律的理解,这种理解在许多案件中注入了法官自己的建树。美国学者德沃金有一句很深刻的话:法官和律师有时争论的并不是法律是什么,而实际上是争论法律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他们的意见不一致是关于忠实和道德问题而不是法律问题。其次,法官不能自动售货机式地裁判案件,他应当清晰地阐明法律规定,因为法律作为以语言为载体的行为规范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滞后性等。

二、权威的司法裁判,必须具有“三性”,即:合法性、正当性、可接受性。

1、“合法性”要求法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作出裁判,不能突破法律底线;

2、“正当性”要求法官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以正当、合理为价值追求;

3、“可接受性”要求法官所作出的裁判能够得到诉讼参与人乃至社会公众的认同。要想实现公平正义,并且让公众能够感受到公平正义得到了实现,裁判的这“三性”缺一不可。

三、在新媒体时代,要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必须做到:

1、合法性要求:守住法律底线,突破法律底线地枉法裁判,应当受到媒体的谴责;

2、正当性要求:通过传媒信息把握社会情势,准确行使裁量权。

3、可接受性要求:通过传媒释放信息,增强公众对公平正义的认知。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法官做到裁判“三性”、实现公平正义,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法官要以开放和自信的心态去应对媒体,在坚持依法裁判、不违背职业伦理的前提下积极吸收信息并且主动释放信息,在“一收一放”之间实现公平正义,并且让公众感受到这种公平正义。

⑹ 司法权性质中的裁判性、中立性和被动性各指什么呢

依相关法理简析如下:

裁判性指司法机关对行为、事项的裁判权。版即有权作出裁判。

中立性指司法权机关独立、中立、公正的行使裁判权。即不依附、偏向任何—方当事人。

被动性指在民事、行政和部分刑事〈刑事自诉〉纷争中,司法机关不主动介入,即"民不告、官不究。"

⑺ 中国法院裁判文书网

一次不公平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回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答判决则把水源破坏了。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我们的公正裁判越多,我们也就会越接近真理、道德和幸福。

⑻ 在司法裁判中,法律原则有哪些内容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无论是对法的创制还是对法律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法律原则的分类

(一)按照产生的基础不同,法律原则可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1、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法理)构成的原则,是由法律上之事理推导出来的法律原则,是严格意义的法律原则,例如法律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价有偿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等,它们在国际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普适性。

2、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如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则,“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婚姻法中“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等等。政策性原则具有针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二)按照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法律原则可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1、基本法律原则是整个法律体系或某一法律部门所适用的、体现法的基本价值的原则,如宪法所规定的各项原则。

2、具体法律原则是在基本原则指导下适用于某一法律部门中特定情形的原则,如(英美)契约法中的要约原则和承诺原则、错误原则等。

(三)按照设计的内容和问题不同,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1、实体性原则是直接指涉及实体法问题(实体性权利和义务等)的原则,例如,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中所规定的多数原则属于此类。

2、程序性原则是直接指涉及程序法(诉讼法)问题的原则,如诉讼法中规定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辩护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等。

二、法律原则的效力,大体上体现在六个方面

1、法律原则的效力普泛性地体现于一切法律条文的具体规定中,即只要法律条文发生法律的效力,也就意味着法律原则在起作用;

2、当具体的法律规则失去法律效力时,法律原则依然具有效力,从而以法律原则来补法律规则失效后的真空;

3、当法律规则的内容有明显漏洞时,法律原则以补漏的方式直接产生法律效力;

4、当法律规范之间出现冲突时,根据法律原则的一般规定来协调法律之间的冲突;

5、当法律规则的内容出现模糊时,借法律原则以明晰之;

6、当法律规则对有关的社会关系没有具体规定调整对策时。

不论是英美法系国家通过司法判决确定或发现法律条文背后的法律原则,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通过严谨的法典规定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和法律的其他内容一样,都具有法律效力。不但如此,正如上述6个方面的表述,它还具有法律规则所不及的法律效力。

⑼ 司法裁判依据是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

所谓“客观事实”,就是原本发生的,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专识而存在的现属实事实。在诉讼中,一般情形下,法官不可能找出案件的客观事实,并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进行裁判。案件的发生通常是在若干时间(年月、或者数月数年)以前,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法官都不可能在场,任何人都无法准确描述、再现客观事实,即使某些当事人能够准确描述、回顾客观事实,司法机关、法院法官一般都不会相信或采纳。因此,法院认定事实,不可能依人们的直观,不可能根据当事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亲身感知,来判定案件事实的真伪。因此,一个案件事实的客观性与法律事实之间是有距离的,甚至有非常大的距离,更有的完全背离客观事实。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无法到达客观事实。法律事实就是法官通过法定程序,按照证据规则,根据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经过质证采信后,对案件事实所作的合理推断与认定,理论上称之为法律拟制事实。这种合理推断、认定,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简单来说,法律事实就是用证据支撑起来的事实。就律师而言,不关心事实上发生了什么,而要看证据能说明什么,由此,证据至关重要。

⑽ 法院下达裁判文件是什么意思

就是法律作出并送达裁判文书,一般是判决书或裁定书。

热点内容
合同法探亲假 发布:2024-11-02 08:26:53 浏览:979
司法部疫情令 发布:2024-11-02 08:26:50 浏览:885
立法是谁做的 发布:2024-11-02 06:47:11 浏览:354
简述我国商法的渊源 发布:2024-11-02 06:32:02 浏览:948
按劳动法休息日加班12小时怎么算 发布:2024-11-02 06:21:00 浏览:375
初级法院徇私 发布:2024-11-02 06:11:20 浏览:83
城建科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02 05:50:29 浏览:601
寻法律顾问上海 发布:2024-11-02 05:46:10 浏览:696
劳动法旷工的解释 发布:2024-11-02 05:41:56 浏览:534
湛存道德经 发布:2024-11-02 04:54:19 浏览:661